读《轴心时代》&《中国哲学简史》

实在想不出来什么好名字了,那就简单直白一点。《轴心时代》、《中国哲学简史》这两本书分别讲了 宗教哲学 这两个严肃而又相互影响的话题。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梳理了世界上各大宗教的发展与变化,试图阐述不同宗教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现象,并提出了 “轴心时代” 的概念,希望在此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也能找到心灵上的寄托。
图书馆那本封面不是这样的
图书馆那本封面不是这样的
🤔
不同于其他动物,若我们不能在生命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便很容易陷入绝望。
👌
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你信什么而是你的行为举止。
 
《中国哲学简史》则介绍了从诸子百家开始,中国古代各家哲学流派的思想发展与变化。
 
我手里那本封面也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手里那本封面也不是这个样子的
🤔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注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这两本书单独拎出来某一本,都显得有一些无聊,但如果放在一起看,从两种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中国古代人们关于自我、社会的见解,随着朝代更迭、制度演变的变化,就会有趣许多。
 
 

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教?

 
古希腊文明孕育了奥林波斯众神体系,印度发展出了印度教和佛教,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人信仰犹太宗教,而中国古代文明仅有先哲而无宗教的兴起。
 
《中国哲学简史》在阐述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时,是这样评价这个问题的。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注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古代中国人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生活中,体验到了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有趣的是,《轴心时代》这本主要讲述宗教的书,却没有直面这个问题,对于其他文明它主要讲述其宗教兴衰变化历程,对于中国文明则主要介绍了先哲的思想以及其于社会现状的相互影响。可能这部书关于中国文明的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回答这个问题。
 
和一众文明一样,古中国人相信超自然的存在,成王需要上天的授权,"毖祀于上下" (“上下”是指天地神祇),上天会从压迫其臣民的统治者手中夺走其授权,并将它授予一个更加值得托付的人,《轴心时代》这本书称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周朝人在宗教中引入了一个伦理观念,而在之前的宗教对道德伦理从不关心。 —《轴心时代》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源大概可以归结成,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好人
从社会层面来看,只有人与人之间都彼此友善,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那么,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如何才能劝说世人实行彼此相爱呢?方法有二,一是教化,二是约束。
  • 教化。
    • “仁”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仁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仁即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墨子认为,实行兼爱是济世利人唯一的道路,世界的利益就包括了其中每个人的利益,为世界谋利就是为自己谋利益。
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一些动力,毕竟自私自利那么容易。如果一个人具有教养(是君子),动力便是内化成的习惯,但若这动力尚未内化成习惯,就需要一些超自然力量了,比如宗教,轴心时代的宗教,没有一个不是劝人向善的。
  • 在《墨子》书中,有《天志》和《明鬼》篇,其中讲述神的心意就是要世人彼此相爱,凡不遵行神意的人,就会受到神的降灾惩罚,凡遵行神意的人,神就会报以好运。
总而言之,中国文明并未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不相信具名的神,但古中国人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即神)的存在,而这超自然力量的意志,颇具哲学韵味。
 

古代中国人所关心的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的确很全面的讲述了古代中国哲学 “是什么”,以及各宗派哲学的发展变化,但未太多涉及其哲学思想的成因。幸好,《轴心时代》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礼仪”在古中国社会运转中起到的特殊作用。通过这些内容,便可大概了解,为什么孔子要去倡导克己复礼,墨子厌恶孔子崇敬的周公等等诸子百家思想背后的成因。
 
关于墨家说学的开端与墨子其人的出现,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在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是依附于贵族的专门人才,而墨子及其追随者来自游侠,“其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赶士之厄困”(《游侠列传》)。但与其他游侠不同的是,墨子和其追随者反对任何侵略战争,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想起来了初中课本《墨子与公输般论战》)
 
但在此时刻之前的战争,可能与我们想象中的战争很不一样,公元前7世纪的战争,是仪式化战争
 
战争是一场宗教仪式:它始于精神上的隐退,向先祖献上祈祷和祭品。........不过战士们通常受命要文雅地作战,战争变成了一场礼貌的竞赛。在敌对双方,君子们竞相作出更多表示慷慨和贵族之高尚的举动。
 
诸侯之间虽有战争,参与战争的往往都是乘坐战车贵族,征募的农民不参与战争,只充当搬运者、奴役。此外,“礼”要求向敌人作出一种“退让”的外在姿态,故这些战争大都是遵循“天道”的仪式化战争:如果战车的御者当场支付了赎金,真正的君子总是会放走敌人的战车,因为如果一个贵族杀人太多,便会丧失地位
 
在楚和晋的一场战争中,一名国的弓兵用最后一支箭射杀了一头阻碍其战车通行的牧鹿,战车上的戈兵(长枪手)立刻把它赠与欲袭击他们的国战车的战士。国人马上承认失败,高声赞美道:“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
 
这个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先哲。但同样是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早期的封建政治制度,开始瓦解,礼崩乐坏。瓦解的过程中,有学识才干的人,依其所长之事,成为了“儒”、“侠”、“隐者”、“辩者”、“术士”等。
 
时代背景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我一学计算机的也说不明白其中历史缘由,举上述仪式化战争的例子,只是希望大家放下已有的对那个时代的认知,看一看《轴心时代》,读一读《中国哲学简史》。
 
回归主题,古代中国人关心什么样子的哲学。(实在不知道写的是否符合史实,就当后面是我在瞎扯好了)
在我看来,古代中国人更加关心实用的哲学,尤其是有关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百家哲学中,似乎并没有哪家哪派关心“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吗?”,中国古代主流哲学也不关心“什么是万物之源呢?”。因为哲学即是社会现实的产物,也将作用与社会现实,因此搞明白哲学流派的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某家某派会持如此观点。
 
对于孔子时期所在的鲁国,政局混乱,孔子期望从政,然而屡屡落空。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是因为鲁国政局混乱在王室衰微,合法统治者无力支付乐师和舞者的费用,而篡权者却在同年动用八队舞者在自己先祖的祠堂里举行王室的礼仪表演。孔子确信,中国当前的混乱根本在于,人们无视传统礼仪。他认为,尧舜时代与周朝早期,对“天道”的完美实践使人类得以和谐共处。“礼”倡导的是一种节制和宽宏的精神,而不是追逐奢华和实现其自私的野心。
 
而墨子所在的战国时代,可就不止于政局混乱了,从这时起,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争霸展开了殊死搏杀,不再是尊贵文雅的战车御者之间的仪式化对抗,而以赢得新的土地、征服人口、消灭敌人为目的。“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我们知道墨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在很多地方是不兼容的,墨子对周朝持极度批判的态度,厌恶孔子崇敬的周公,对墨家来说,“礼”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不能改善贫苦百姓的生存现状。其提倡“兼爱”和“非攻”直指当时的恐怖与暴力。
 
在这里特别想聊一聊“杨朱学派”,其主要的特点就是自私。然而若在历史进程中,不曾出现过这样的思想,就不真实了。其对“仁”或者“兼爱”不屑一顾,其思想即正视“人人为自己”和“轻物重生”存在于常人的人格中,接受人格中私利的一面,而不是强加理想化人格于众人身上。其实我觉得,每种思想都有唯一的一个出发点,宗教以超自然力量为出发点,孔子、墨子等思想以社会大同为出发点,而这里的思想以人性本身为出发点。我确不赞成私利化人格的思想,但优先关注“我“而不是神、社会才是这里的有趣之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人格都是一体两面,可以极端自私亦可极端无私,纠结性本善和性本恶并没有太实际的意义,强加理想化人格博爱众人,也没得用处。所有人都不坏,但就不想在你眼中做个好人。
 
最后得出结论,古代中国人并不关心有关神的哲学,而是关心有关社会的实用性哲学。

未完待续

这两本本书,哪一本内容都很充实,有趣的点也很多.......后面打算继续写一写:
  • “轴心精神”是什么?
    • 称对人生的思考为反思,对人生的系统的思考为哲学,那对于思考本身的思考呢?
  • 以古哲看现世,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哲学
    • 最大的不同就是科技的突破,由此引发种种社会的变革、思想的变革。
  • 可能最有意思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 “反者道之动也” “道可道,非常道。”
 
最后的最后
🤔
事实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 —《轴心时代》
 
 
notion image
读这两本书,写这篇文字,可没少费功夫。对于我,一个脱离非技术性文字写作若干年的学💻的👨‍大学生(本来中学时期作文写的就不行),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整点好玩的😄。